立秋至農事忙 重慶有序推進秋收作業
8月7日,是24節氣中的立秋。連日來,重慶有序推進秋收作業,巴渝田野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?! ?img-page-img ys_height="360" ys_width="640" imageflag="" src="http://nwzimg.wezhan.cn/contents/sitefiles2056/10281834/images/52027668.png">
秋收時節,長壽區海棠鎮古林村的千畝稻田一片金黃,大型收割機正來回穿梭。去年4月,這里完成了整村高標準農田改造,并在農業部門指導下升級種植技術,預計今年水稻畝產可增加20%。在大足區拾萬鎮,水稻收割正忙,稻蝦綜合種養也取得了不錯的收益。
大足區拾萬鎮副鎮長王地生介紹,水稻播種面積達到1.6萬畝,預計產量超過2000萬斤,稻蝦綜合種養收益超過6000元每畝。
今年,各地進一步推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服務,通過統一用種、統一栽培、統一機收,實現水稻育秧、插秧、植保、收割、烘干全過程機械化。在永川區何埂鎮,通過農機合作社托管社會化服務等舉措,水稻畝產達到1200-1600斤。
永川區何埂鎮獅子村村民劉方平說,今年的產量算下來,他們保底+分紅,每畝比自己種,總的算下來要多賺1000元左右。
眼下,也是高粱成熟的季節。今年,榮昌區種植紅高粱近2萬畝,預計總產量5400噸,8月中旬可完成收割。在潼南,農業社會化服務團隊深入田間地頭,助力機收會戰。記者在柏梓鎮郭柏村的高粱種植基地看到,數臺收割機轟鳴作響,切割、脫粒、粉碎秸稈等工序一氣呵成。
潼南區供銷合作社工作人員代宏春表示,組織了10多臺大型的收割機,每天可以作業1000多畝,然后把作業過后收獲的糧食送到他們烘干房進行烘干儲存,全程從種到收,讓大家省力省心。
農業專題
Agricultural topics